- 颓废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三国空城计是谁用过
- 唐朝皇帝面对藩镇割据的死局,为何100多
- 对比唐朝,五代十国乱局对生活有哪些重
- 哥舒翰已经半身不遂了,为什么还被唐玄宗派
- 五代十国的根源是什么
-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 唐朝由盛转衰跟杨贵妃有关系吗
- 唐末藩镇割据有什么影响
颓废是什么意思
基础释义
历史上三国空城计是谁用过
历史上三国的空城计是谁用过的?在《三国演义》中的,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演义岀了诸葛武侯用“几个老弱残兵”,吓跑了司马仲达。这一章回,写得非常的精彩,以至于使人们相信这是个精典的战例了。可惜,这完全是罗贯中老先生杜撰的。因为,此章回的背景是,发生在诸葛亮的首次北伐中。但是,在史实中曹魏的主帅是曹真而非司马仲达。而且,诸葛亮在失街亭(今甘肃省秦安)后就撤军了。可是,在三国历史中,真实的发生了类似于“空城计”的精典战例。
该战例发生在汉中争夺战(公元219年正月——五月)中。汉中争夺战之初,在定军山一战中,夏侯渊战死,曹军失利。此后,曹操三月亲自率军参战。黄忠率兵劫了曹军的军粮。赵云将军带领不多的兵力接应,遭遇了曹军的大部队。赵云且战且退到自己的营塞后,打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怕中埋伏,不敢攻击,急忙退军。赵云则擂鼓虚张声势,又用弓箭射击曹军,曹军惊慌中逃亡。转天,刘备来到此地视察后,对赵云讲:“子龙一身都是胆啊!”这就是三国历史上真实发生的“空城计”。
唐朝皇帝面对藩镇割据的死局,为何100多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逐渐形成,终唐之世,唐朝皇帝也没法解决藩镇割据,反倒越演越烈。到后来,唐朝全国上下都是藩镇,皇帝不过控制长安周围那么一点地方,天下类同于春秋战国。到宣武镇的节度使朱温崛起,篡唐建立后梁,唐朝最终被藩镇灭亡。
要说面对藩镇割据,中后期的唐朝皇帝为什么没有办法,那还是得从藩镇是如何形成的说起。
一、唐高宗、武则天统治时期,随着唐朝的国土迅速扩张,边境需要常备兵、职业兵来驻守,做为临时兵的府兵制开始崩溃,到唐玄宗时期,终于设置了天宝十节度,是为藩镇最初的雏形
唐朝的府兵制,是从北周、隋朝继承下来的,府兵平时耕种、战时征集,兵农两不误,在帝国初期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到唐高宗后,随着唐朝屡屡取得军事胜利,版图急剧扩大,临时兵种的府兵已经无法适应边境驻守的要求。于是,募兵制的常备兵、职业兵越发重要起来。到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已经完全崩溃,于是玄宗在边境上设置了十个节度使,统领这些常备边兵。这些节度使们不光拥有当地统兵权、还多半兼任着当地的人事权和财,几乎就是当地的土皇帝,藩镇雏形已经出现。只是,那个时候,因为唐朝掌控得还比较到位,十节度使都听皇帝的,还不是割据势力。但在这个时候,安禄山、哥舒翰等人,已经可以暗地里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不仅搞买卖、还建立服从于自己的幕府,他们手下的将领多半都是自己推荐提拔,这就为以后安禄山的埋下了伏笔。
二、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直到763年唐玄宗孙子唐代宗时期,叛乱才被平定,唐朝为了加速叛乱的平定,对安史叛将予以姑息,从而在黄河以北一带,形成了强大的河北三镇
安禄山发动叛乱后,虽然进展迅速,攻陷洛阳当了他的大燕皇帝,但仅仅一年后,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此后,因为叛军内讧,唐朝本来有一举荡平叛军基地的可能,但是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为求速胜,一意要先行收复长安、洛阳两都,对河北一带的叛军遗留放松了围堵,终究造成了史思明势力的急剧扩大。又因为对已经投降的史思明处置不当,造成史思明再次,叛乱又起,洛阳再度失陷。以至于直到唐代宗继位后,史朝义兵败,叛乱才表面上被平定。史朝义虽然败了,但叛军在河北的势力依然庞大。有鉴于史思明降而复叛的教训,已经平叛将领仆固怀恩对叛将的求情,唐朝对安史残余予以姑息,不但没有继续剿灭他们,还封他们的将领为节度使,从此,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几乎都成为河北三镇的地盘。
河北三镇,最初分别是成德镇的张忠志(安禄山义子)、魏博镇的田承嗣(安禄山、史思明前锋大将)和卢龙镇的李怀仙(史朝义留守范阳的大将),加上昭义镇的薛嵩(叛军大将)、平卢镇的侯希逸(本是反安禄山的,但此时也割据山东半岛),当时的整个幽州、河北、山东等广大地区,都成为半独立的割据势力,只不过名义上向唐朝称臣而已。
三、从唐代宗直到唐宪宗之前,都只能对河北三镇予以姑息,唐代宗的儿子唐德宗曾想削平三镇,结果因为内忧外患,差点造成唐朝提前灭亡,此后,唐朝不得不饮鸩止渴,以新设立的藩镇对抗旧的藩镇,结果藩镇越来越多
不得不说,虽然关于河北三镇的历史资料是缺乏的,然而河北三镇对唐朝的离心力是巨大的。不仅三镇的节度使自己想割据,藩镇内的诸位将领、以及藩镇管理的百姓,似乎都不想被唐朝所管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节度使们想割据,想当土皇帝,这可以理解。事实上,藩镇内的将领、兵士们也要依靠藩镇的存在而享有许多特权,造成他们成为世代相继父子兵。而藩镇内的百姓,似乎享受着比唐朝更低的赋税徭役,从而让他们对藩镇更加支持。唐玄宗后期,越来越窄的官场上升通道,也让很多士子投入藩镇幕府,成为他们实现抱负的快车道。
所以说,唐朝后来的皇帝拿藩镇没有办法,更多是唐朝深层次的问题造成的,而不是唐朝皇帝的个人能力所能决定。
唐德宗曾经幻想平定藩镇,却被藩镇和内部的叛乱打了个措手不及,差点当了亡国之君。从此后,唐德宗全心全意敛财去了,对藩镇更加放任。但是,为了对抗河北三镇的庞大势力,以及保障唐朝漕运线路的安全,河东、宣武等藩镇越发强大起来,唐朝要以藩镇对藩镇,这是迫不得已,却不得不这样做。
到唐德宗的孙子唐宪宗时期,唐朝的藩镇已经有四十八个,全国上下都是藩镇了。
四、唐宪宗耗竭天下民力,打败了各路藩镇,实现了唐朝表面上的短暂统一,但他一死,局面就迅速土崩瓦解,藩镇们纷纷再起,从此不可收拾
唐宪宗被称为唐朝中后期的第一英主,他的确打败了许多藩镇,还甚至逼着河北三镇中的两镇向他投降,在他统治末期,实现了表面上的天下一统。然而,这种统一局面在他死后迅速崩坏,人们都把罪责归咎于他的儿子唐穆宗,这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而已。事实上,唐宪宗耗竭天下民力实现的天下一统,既没有解决藩镇割据的根本问题,还让唐朝在百姓中失尽民心,唐朝成为幽州节度使后,书生般的处理问题的,更成为河北再乱的导火索。
以当时的形势,唐朝不能解决好各路藩镇里军将士兵的待遇问题、不能解决好藩镇内百姓们的赋税徭役的问题,那么藩镇再乱是迟早的事儿。然而这种事儿,即便唐宪宗再活二十年,恐怕也解决不了。
唐宪宗解决藩镇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是靠武力震慑,然而把强大的藩镇拆分成更小的几个藩镇而已。虽然更小的藩镇力量确实更小了,但唐朝的实力和民心,其实也在屡次战争中被极大的消耗。
五、当黄巢起义爆发前后,藩镇开始不听唐朝号令,自相吞并,那些强大起来的藩镇,最终形成了一个一个的王,最后五代十国诞生了,唐朝也就灭亡了
拆分强大的藩镇,唐宪宗这种作法没有错,但错在唐宪宗的子孙即便连被拆分后的小藩镇也无法控制。结果这些小藩镇间反倒可以互相吞并,造成一些大藩镇的形成。
黄巢起义爆发后,唐僖宗的越发没有威信,对藩镇们听之任之。于是,藩镇们彼此间的吞并加速,由此,朱温崛起于宣武镇、李克用崛起于河东镇、杨行密崛起于淮南、钱镠崛起于吴越、王建崛起于川蜀、马殷崛起于长沙,这些人都是凭着武力上位,再四出吞并,唐朝不但不能把他们怎么着,还只能纷纷封他们为王。
后来,朱温把唐昭宗劫持到洛阳,又干脆杀了昭宗,篡唐建立后梁了,那些原本就割据的藩镇们,也各自称王称帝,于是五代十国开始了。
一个可笑的现象是,当河北三镇都强大时,虽然他们是半独立的、搞割据,但是至少承认唐朝。但当他们被唐朝拆分、弱小后,或者被李克用征服、或者被朱温占领,河北三镇灭亡了,唐朝也就灭亡了。因此有个说法是,河北三镇和唐朝的命运实际是联系在一起的。
不管怎么说,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根本无法解决藩镇割据的深层次问题。唐宪宗以军事手段的强压胜利,不过是极为短暂的。在某种程度上,中后期的唐朝和某些藩镇之间,其实有这共荣共存、又矛盾不断的关系,毕竟他们在地方民众的趋向上一致的。当唐朝的漕运生命线都被藩镇切断时(淮南、宣武等镇),朝廷的经济其实已经崩溃,再失去河东(李克用)、河中(王重荣)的兵力支持,唐朝的灭亡也就可以想象了。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对比唐朝,五代十国乱局对生活有哪些重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乱世之一,五代十国以其混乱无序而闻名于后世。
五代之前,盛唐以其统一的辽阔疆域和强盛国力而闻名于世。即便到了今天,外国的华人聚集区也被称为唐人街,足见唐朝大一统时期的荣耀辉煌。
▲盛唐统一的疆域图
然而自唐朝之后,中原大地上硝烟四起,各个起起落落,如同走马灯般换个不停,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依次粉墨登场,被后世称为五代。
而中原以外的地区,还有诸多林立的小国,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国,则被后世史学家们统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的分割图
同为乱世,春秋战国的五霸七雄们虽然也是彼此攻伐,混战不休,但也能做到守土尊礼,保一方百姓安定。
而五代十国时期则是烽火连天,一派混乱无序的景象—更迭频繁,大国勾心斗角,小国朝不保夕。
一、藩镇割据埋祸根
五代十国如此混乱局面的形成,由很多复杂的因素导致,然而追根溯源,则是唐代藩镇割据埋下的祸根。
《旧唐书》记载,藩镇亦称方镇,由节度使掌管军政大权,是天宝年间唐玄宗为防止异族来犯所设立。玄宗时期共设立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称为天宝十节度。
▲唐朝藩镇割据形势图
然而设立藩镇固然能抵御外敌,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弊大于利。因为各个节度使掌管一方军政大权,若是中央朝廷没有管制的能力,则是养虎为患,遗祸无穷,导致节度使据地自专各自为政,肆意破坏法度的情形层出不穷。
自唐中期开始,节度使兼管地方民政、财,渐渐形成了可以与中央朝廷对抗的割据势力,甚至威胁中央的统治。
譬如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便是最先按捺不住向朝廷叫板,公然发动叛乱。中央措手不及,玄宗也只得外逃入蜀躲避。
▲安史之乱
即使后来叛乱被平息,皇帝重回宝座,但藩镇割据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唐朝后期,各个节度使阳奉阴违,虽然没有公然发动叛乱,但都在自己辖区内做起了土皇帝。中央无力管辖,即便想要削藩,也是有心无力。
若是说藩镇割据是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根本因素,那么黄巢起义便是这一局面形成的最终导火索。
公元878年,继王仙芝领导的起义失败后,黄巢组织农民发动了唐末声势最浩大的一场农民起义。虽然这场农民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它成了压倒腐朽唐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黄巢起义路线图
史书有言: 唐代自从唐肃宗以来,藩镇遍布,久成之势,然而中央犹有表面上的名分。黄巢起事后则情形骤然改变。
在黄巢起义之后,唐王朝再也无力维持名义上的统治,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王: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哀帝,自立为帝,建立后梁;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之子李存勖自立为帝,建立后唐……五代十国战乱不休的局面开始形成。
著名历史学教授张国刚曾说:五代的历史,仍然明显地受到唐代藩镇割据的影响。五代十国时期的各个,与唐末的各个藩镇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五代十国祸乱不休的根源便是的唐末的藩镇割据。
二、异族为祸中原乱
历史上有句话叫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按照今人的看法,此语有些过于偏激,毕竟人的好坏善恶与种族无关,不能一棒子打到一堆人。
然而古往今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局势若是有外族的插手,则必然会增加许多纷乱争斗。与之相同,五代十国时期之所以如此混乱,与众多外来异族的参与干涉难脱干系。
正所谓内争必有外患,强盛一时的唐王朝忽然之间分崩离析,必然引来许多异族的虎视眈眈:西有吐蕃,南有南诏百越,而北方的契丹族则是异族里最为强大的一个。
▲契丹铁骑
唐中期时,契丹曾和安禄山交过几次手,虽有过几次胜仗,但苦于唐朝强盛的国力,契丹始终被御于国门外。
而到了唐末,前面说过,各地节度使各自为政,唐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契丹开始蠢蠢欲动,希望借着各藩镇混战之际能谋得些渔翁之利。
在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首领后,契丹战士们更是摩拳擦掌,想要南下掠夺一番。然而阻隔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一道天堑,那就是幽州。
幽州古称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其地理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河北一带。由于中间有太行山、阴山等山脉阻隔,加上唐朝时期的加固,幽州可以说是抵御外敌的一道坚实堡垒。有幽州阻挡,契丹族想要南下掠夺,也只是痴人说梦。
▲割让燕云十六州后的形势图
然而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贼的存在让这一切成了现实。后晋皇帝石敬瑭不顾廉耻自称“儿皇帝”,亲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致使契丹铁骑可以毫无阻碍的越过幽州,奔驰南下,在中原大地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除了契丹吐蕃等族,五代十国时期还有诸多少数民族登上中原大舞台。譬如羌族、匈奴、鲜卑、柔然、沙坨等。
▲唐朝时周边少数民族分布图
在今天看来,这些曾经的异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然而在当时汉夷分明的情况下,这些进军中原的少数民族像是倒进油锅里的一盆水,让原本就动荡不安的中原之地变得更加沸腾。
三、礼乐崩坏尚武力
《三国演义》里刘备认为天下祸乱的根源在于人心丧乱,欲取天下必要先取人心。刘皇叔虽然权谋武艺并不过人,然而这番想法却是十分有理。
历史几千年,历经商周至明清等诸多封建王朝,历朝历代所真正奉行的并非法律条文,而是礼仪道德。即便是有如《唐律疏议》、《宋刑统》、《大明律》等诸多法典条文,其立足的根本也是传统的道德而非公正的律法。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以来,经过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道德便是历朝历代维护统治所奉行的正统思想。
然而帝王们大肆推崇三纲五常、君权神授这些思想道德伦理,并非真正相信这些,只是为了借此用作维护统治控制思想的愚民政策。
说白了,在封建农业社会,只要广大的下层农民们要听话守规矩,好好种地干活,自然国泰民安,息止。而让这些农民听话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接受道德伦理的约束,即要尊长爱幼,侍父奉君。
细观历史上的诸多盛世譬如文景、开元、康乾等等,其繁荣兴盛都离不开思想上的统一。
▲清朝康乾盛世图
而道德崩坏,思想的多元则是乱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周朝末年,礼乐崩坏,宗法不复,百家思想争鸣,迎来了春秋战国的大变革时代;汉末分三国,传统儒学被挑战,佛学兴起,玄学道教的老庄思想占主导,使得魏晋南北朝纷乱数百年。
与以上两个乱世相同,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也与思想文化有关。然而所不同的是,春秋战国与魏晋时期的文化思想是多元化的,各种学说虽然不断,但却是欣欣向荣。而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却是极度衰弱,与之相对的,是对武力军事的崇拜。
欧阳修曾说:“五代是干戈不息、乱贼横行的世道,礼崩乐坏,三纲五常灭绝,前朝的制度文化都消失殆尽了。”
五代时期各个的统治者们不受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不明礼乐,轻视文人。他们在意的是武力,是军事。
《旧五代史·史弘肇传》里记载,当时人们认为平定祸乱,安定百姓,只有用刀剑拼杀,文人的礼仪教化不管用。正是这种传自少数民族的尚武风气盛行,让五代十国的中原秩序混乱,战乱不休。
因为五代时期尚武风气太重,宋朝建立后大改风气,重文轻武,武官受文官节制。这导致了宋朝积弱,战斗力低下,最终被蒙古骑兵所灭。极度尚武或是崇文都是极端,治国安民都不可取。
四、纷争缭乱蕴变革
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十分混乱,乱到史学家们也很少去专门研究。因而对五代历史的介绍大多附在隋唐史之后,往往是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缺少系统的介绍
其实五代虽乱,却是乱中有变。各个混乱地彼此攻伐间包含着社会结构的大变革。所谓不破不立,在这一场旷世少有的大纷乱之后,迎来的是宋元明清几个世纪的辉煌。
哥舒翰已经半身不遂了,为什么还被唐玄宗派
在安禄山攻打潼关的时候,哥舒翰已经年迈(虽然无法判断他当时的实际年龄,但从史料记载的,他四十岁时父亲去世,在长安呆了三年才投身军旅来看,那时候哥舒翰至少60多岁了),而且已经半身不遂,可是唐玄宗居然让这样一个人去守潼关。最终,潼关失守,安禄山打进长安,唐玄宗逃跑。
(哥舒翰剧照)
那么,哥舒翰已经那么老迈残,为什么唐玄宗还要派他去守潼关呢?潼关最后失守,是不是哥舒翰老迈残废不能守住造成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唐玄宗为什么会派哥舒翰这样一个将军出征镇守潼关。
在唐玄宗的眼里,哥舒翰是一个非常忠诚的,非常听话的,又能打胜仗的人。唐玄宗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集中体现在“石堡城战役”上。
石堡城是吐蕃集全国之力修造的一座城堡,易守难攻,城中防御设置完善,粮草和武器都准备得非常充足。唐玄宗开疆拓土,获取边功的心思异常强烈,多次要求边将把这座城攻下来。边关大将,同时也是唐玄宗干儿子的王忠嗣反对这样做,他说,石堡城非常不好打,如果要把它攻下来的话,至少要牺牲好几万人的性命,而且就算攻下来,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唐玄宗很不高兴,派董延光去攻打,让王忠嗣配合。王忠嗣不愿意,又不敢不执行,因此只派了一部分人,并没有用全力。最终,董延光打败了。董延光打败后,一下把责任推到王忠嗣头上,说都是他不配合造成的。结果唐玄宗把王忠嗣抓起来。同时李林甫又陷害王忠嗣和李亨勾结,想把李亨扶起来当皇帝,因此唐玄宗更加生气,要杀掉王忠嗣。
哥舒翰是王忠嗣一手提拔起来的,是王忠嗣的副手。当王忠嗣被唐玄宗抓起来并准备杀掉的时候,很多人都劝哥舒翰去长安,带些银两去打点,把王忠嗣救回来。哥舒翰不以为然,说,如果天道还存在,王公(王忠嗣)就不会死;如果天道不存在了,就算也把他救不出来。
(唐玄宗剧照)
哥舒翰虽然这么说,但是当他进京,向唐玄宗汇报了工作以后,就向唐玄宗汇报王忠嗣的事情。唐玄宗不听,往里面走。哥舒翰就一边跪着哭,一边跟着唐玄宗走,并慷慨陈词,言辞恳切。这件事,感动了唐玄宗,觉得哥舒翰是一个特别忠义的人,因此最终没有杀王忠嗣,只是把他贬为汉阳太守。
接着,唐玄宗派哥舒翰攻打石堡城。哥舒翰不惜一切人力物力,也不顾将士的生命,拼命攻打。虽然最终把石堡城拿下来了,但是确实如王忠嗣所说的,损失了好几万人,而且也没多大的用处。
但不管怎样,在唐玄宗眼里,哥舒翰就是一个别人不能打不敢打,他却能打又敢打的大将,名将,是一个又听话又能打胜仗的人。
本来,当时是高仙芝和封常清镇守潼关。但是,这两个人都提倡固守,不愿意出击和安禄山打仗。同时,由于边令诚等宦官的谗言,让唐玄宗认为高仙芝和封常清与安禄山眉来眼去,图谋不轨。因此,把封常清和高仙芝杀掉了。
杀掉封常清和高仙芝后,唐玄宗就要找一个又忠诚又听话又敢打,同时还能打胜的人。因此,就算当时哥舒翰已经年迈并半身不遂,唐玄宗依然要派他去。
(高仙芝剧照)
那么,哥舒翰镇守潼关最后失败,是不是因为他年迈并半身不遂造成的呢?
其实并不是的。根本的问题还是人祸,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哥舒翰自己造成的人祸。
哥舒翰去潼关镇守后,他因为大权在握,就开始打击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安禄山的族弟安思顺就是他第一个要打击的人。他假冒收到安禄山写给安思顺的,让安思顺做内应的信,告给唐玄宗听,最后唐玄宗杀了安思顺和弟弟安元贞,把他们一家流放。这件事,让杨国忠害怕了。杨国忠一向与哥舒翰关系不好,他害怕哥舒翰以同样的方法搞他。因此,撺掇唐玄宗,让唐玄宗力促哥舒翰出击。
哥舒翰在潼关镇守的半年,他一直坚持固守。认为只要固守,等到郭子仪、李光弼胜利越来越多的时候,安禄山自然会逃走。本来唐玄宗也同意他这个建议,但是,由于杨国忠不断在一边教唆,不断进谗言,因此,唐玄宗不断派使者带信去让哥舒翰出关打仗。
最终,哥舒翰没有办法,只好“恸哭出关”,很快上了安禄山的当,被打得大败,因而潼关失守。
显然,潼关失守的原因,主要还是人祸。如果没有人祸,就算哥舒翰已经年迈,又半身不遂,他守住潼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五代十国的根源是什么
先回答题主的问题,我认为五代十国的根源是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些军事力量强大的依次控制着中原地区。剩余的一些割据一方的藩镇有的自立为帝,有的奉五代为正朔而称王称藩。其中十个历时比较长的称帝或称王的被统称为十国。
历史上将自唐朝灭亡朱温建立后梁到到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攻灭北汉这段时期称为五代十国。
从本质上来讲,五代十国是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所以五代十国的根源其实得从藩镇割据谈起。
在谈藩镇割据之前先谈两个重要的官职。
采访使
唐朝前期,行政区域划分为州、县两级,国家掌管三百多个州。为了更好的行政管理且防止在州上在设置一层会引起割据,所以派中央大员到地方去当监察地方但没有行的采访使,后期被称为观察处置使,这些监察使没有固定的监察区,就被称为道。
节度使
在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像募兵制转变,在边境上形成了新的大军区——节度使,总辖区内的一切军事事务。
采访使和节度使的权利都很大,但如果不同时拥有军是无法形成割据的。
但是在唐玄宗末年,出现了利用皇帝宠信而实现了将两合二为一的节度使,就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安禄山,他利用这一身份的便利把整个河北道变成了自己的地盘,为后来的安史之乱蓄积了实力。
安史之乱与藩镇的扩充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平定叛军,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为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扩充到全国。
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藩镇。
安史之乱以后,西北等边疆地区依旧是激烈的战场,边疆地区的重兵不能撤离,为了防止内外军事布局失去平衡,安史之乱重新上演,内地的藩镇也保留了下来。
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爆发,唐朝中央征集各镇士兵围剿,并委任都统、副都统为统帅。许多节镇利用时机扩充自己的实力。全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割据势力。
黄巢起义失败后,这些藩镇立即转入互相兼并的战争中,唐朝变的名存实亡。天祐四年,名义上的中央朝廷被藩镇之一朱温夺去了,演变为五代十国。
总结,安史之乱后,藩镇的得到很大的扩充,是后来藩镇割据的根源,也是五代十国的根源。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五代史》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藩镇将领有人事任免权,有征兵、调兵权,有财政大权,职务可以传子或部属。藩镇将领权势很大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2:朝廷为杨国忠、李林甫把持,朝败。国家外强中干,内部空虚。
3: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兵雄天下。
4:皇帝对安禄山极度信任
未加防范。
5:安禄山朝臣,迷惑朝廷。
7:朝廷有识之士的忠言不为皇帝所重视。
8:宦官开始在朝廷初露锋芒。
皇帝宠信贵妃,宠信奸臣,忠臣被远离,边关将领手握重兵渐渐不为朝廷所控制,国家承平已久,内地兵力空虚。所以安史之乱是必然结果。
唐朝由盛转衰跟杨贵妃有关系吗
谢悟空问答君相邀!以史为鉴,可以知天下。
此命题一出,能说没有关系吗?不能。因此,本人认为,唐朝由盛转衰跟杨贵妃有关系,不过,关系不太大,第一责任人还是唐玄宗李隆基。
从各种渠道读唐史,自从太守李渊称帝建立大唐江山以来,隋朝已经覆灭,秦王李世民仍然能拥兵自重,太白金星经天之象,逼迫李世民提前向太子李建成和三王李元吉动武,史称“玄武门”。结果父皇李渊退位,太宗李世民上位。
唐太宗李世民懂得“水能载舟,也可覆舟”的道理,任用贤能,房谋杜断传为佳话,还能纳谏,魏征成了太宗的一面明辨是非的镜子。重建战乱后的家园,重视民生,贞观年间,唐朝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大唐威震八方,万邦来朝。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唐帝国已经形成。
下一代,唐高宗李治,还有他的武皇后,即一代女皇武则天,短暂地改国号大周,两位也不是糊涂人,兴吏治,体察民生,还有一大帮如狄仁杰宰相般的官吏,共建大唐伟业,唐朝继续走向繁荣。
再后来,唐中宗唐睿宗兄弟俩窝窝囊囊地继承皇位,也没有做出折煞风景的事儿。及至庐陵王李隆基智斗上官婉儿,斩杀姑母太平公主,登上皇帝宝座,再现李唐王朝雄风,“开元盛世”写入史册。而为了一个宠妃杨玉环,李白形容她的羞花之貌,就有了“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诗句;白居易也留下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极乐之乐的盛况里,大伙也知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李隆基连自己的儿子寿王的妃子杨玉环也抢,子民自然是嘴上不说,心里暗骂不止了,有失人伦呀。有此杨贵妃,大唐由盛极衰留下了伏笔。当然,唐玄宗能任用姚崇宋璟为相,这是明智之举。
开元盛世,李隆基醉在其中。抱得美人归,不思进取,李隆基任用国舅爷杨国忠为相,杨玉环家的姐姐们也得到皇帝的恩赐,除了皇族,就是杨家威风八面,朝纲开始乱了。而纯胡人血统的安禄山则善于钻营取巧,以莽夫之勇受到大唐皇常的赞赏,受封节度史,安禄山又邀约一帮梨园子弟为皇帝取乐,莺歌燕舞,最后巴结到杨贵妃那儿。贵妃年纪轻转,禄山胡子一大把,老儿拜贵妃为义母,拜天子为义父,也乐坏了大唐的子民们,奇葩呀!唐末,石敬塘胡子白花花,却甘愿做年少皇帝的儿子,原来是在效仿安禄山呢。
歌舞昇平,乐不思蜀,江山社稷为朕一人所拥有,李隆基彻底地醉了。一帮伶人,一群国戚,外加李林埔为相不力,开元盛世之后,大唐已露衰象。
安禄山有了义父义母之后,加紧攫取军权,管辖地方扩大,两镇节度使,实际上相当于两个军区的司令,以讨要杨贵妃做老婆为借口剑指长安,极乐皇帝也慌了神,仓惶。贵妃呢?安逸日子过惯了,食来张张口,妃子笑之称的荔枝,由驿站人员快马加鞭送来,保鲜,岭南特产自是尝了个够。美貌倾国倾城,安禄山这干儿子也是垂涎美色的,这不,干脆做俺大节度使的押寨夫人吧。他的部将史思明也来响应,给大唐乱局再点上一把火。军阀割据,成了盛唐衰落的主因。
后来,老将郭子仪出马,平定了安史之乱。贵妃呢?随着哥哥杨国忠和几个姐姐被哗妾的士兵所诛杀,她也被赐自尽,保皇家脸面。传说她成仙,流落东瀛等,只是不知她当时走了哪一条不归路罢了。而李林埔为宰相,也是酷吏一个,命里玄宗该走下坡路了。杨玉环,是红颜,也是一池祸水,国戚掌朝纲终究不能善终,美人不为社稷着想,同帝君一道沉沦,哪里还曾想到前几辈有个贤惠的长孙皇后呢?
综上所述,杨贵妃一生的写照,正揭示着大唐由盛转衰的大秘密。
ZHANGRUPlNG恭请您分享历史文化中的乐趣,留评交流,谢谢关注!
唐末藩镇割据有什么影响
藩镇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持节都督,唐中期改为节度使、观察使等,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是节度使制度的崩坏开始。接下来阿伟就来说说藩镇割据的影响吧。
一: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唐帝国加速没落。各地节度使手握军政大权,虽名义上听命于大唐朝廷,但实际上就是独立王国。朝廷无法调集全国各地的资源进行发展。
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藩镇间次数频繁的战争,每一次都在消耗着不多的大唐人口。
三:形成无数的割据,造成国家又一次。五代十国的梁唐晋汉周五代以及南方的十国近半个世纪的。
四:造成宋代的文贵武贱现象。唐末至宋初的各藩镇将领无不是朝秦暮楚,见利忘义,之重之人。使得宋代立下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以防武夫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