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攻略 > 软件教程 - 详情

荒野行动机密军需_《局中人》公文包明明是冯立新与秦参谋交换

2024-06-14 07:01:20|浩瀚下载站 |来源:互联网整理

荒野行动机密军需

《局中人》公文包明明是冯立新与秦参谋交换

相信看了最新剧情的你,一定和小小一样对秦参谋的被捕和牺牲感到遗憾,对冯立新那么快就交代了他的上线表示不齿。

沈林、沈放兄弟俩绞尽脑汁,都想先人一步拿到秦参谋要传递出去的情报。沈林更是把秦参谋的公文包从里到外翻了一遍,连夹层都不放过。

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既然互换公文包是冯立新和秦参谋交换情报惯用的方法,那么冯立新是不是应该知道秦参谋把情报放哪了?

还有一个疑问,沈林怎么着也算是“身经百战”的老牌审讯人员了,既然冯立新啥都交代了,也不差“情报在哪”这一点吧?

可是,审来审去,沈林就只问出来了冯立新的上线是“苍耳”,也就是秦参谋,却唯独不知道秦参谋传递给他的是什么重要信息,以及情报在哪里。

好在,秦参谋和沈放互相知道对方的身份,秦参谋信任沈放,他抓住沈放审讯他的机会,用眨眼睛的传递出了摩斯电码,沈放读懂了其中的含义,及时取走了公文包锁扣里的胶卷,保住了秦参谋用命换来的重要情报。

所以,我觉得问题可能不在沈林和冯立新,也不是编剧的脑子短路,而是冯立新真的不知道秦参谋把情报放哪了。

因为他的工作就是和秦参谋接头,拿到情报后赶快传递出去,他们每一次接头用的虽然是一样的,但是传递信息的不是每一次都交换公文包,而是每一次都用不同的方法。有时候是直接给信息,有时候可能就是用摩斯密码敲出情报所在的地点什么的。

而这一次交换公文包很显然是秦参谋临时决定的。

他们在火车站接上头之后,秦参谋在用手指敲出了他要说的话,冯立新明白他的意思是交换公文包。但是冯立新却只知道情报在公文包里,具体在公文包的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

因为他的任务是拿到情报之后,直接传递出去,也就是说他的职责是传递情报,而没有必须知道情报内容的责任。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他和秦参谋完成交接后,直接去下一个联络点完成交接,至于上线传递的是什么信息,他根本就不会看。这样不但能保证情报的安全,也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接头双方的相对安全。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十大电影分别有哪些

1.《哪吒之魔童降世》

2.《流浪地球》

3.《我和我的祖国》

4.《机长》

5.《疯狂的外星人》

6.《飞驰人生》

7.《烈火英雄》

8.《扫毒2天地对决》

9.《攀登者》

10.《少年的你》

《局中人》秦参谋会获救吗

《局中人》秦参谋因乔治被中统的人抓住,中统说秦参谋通共,但是找不到证据。秦参谋本人多重身份人是的情报人员,有是国民党国防部军需处参谋和国防部金陵会的记帐员。秦参谋知道国防部太多秘密,中统抓住秦参谋,国防部金陵会的人请罗立忠帮忙,救不了,就杀了。罗立忠安排沈放去中统要人被沈林拦下,罗立忠赶到中统要人,沈林也不放。后来双方商量后,在中统审讯三天后,把人交回。三天两局同时审,沈放终于看到秦参谋。秦参谋用眼睛暗示沈放情报在公文包锁扣下,得到暗示沈放晚上去中统偷公文包拿情报,为了拿情报晚上提审秦参谋。

沈放拿到情报交给任主任,沈放想三天后去要人。回路上来一个意外,秦参谋金蝉脱壳,然后救出来送走。人算不如天算在路上遇到国防部的宪兵,宪兵把沈放的车拦下要秦参谋。沈放没有收到通知把人交给宪兵参谋,沈放去亭打时看到宪兵参谋把秦参谋推向正在路上行驶的卡车上,秦参谋当场被卡车。沈放怀疑是国防部安排这场意外。沈放没有救到秦参谋,所以身份没有暴露。

我国历史上首富都有谁

一、春秋末期的范蠡。

范蠡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辅佐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一举复仇灭吴,后来功成身退飘然归隐,与西施泛舟五湖。范蠡最终的财产《史记》原文说的是“遂至巨万”。

后世尊称范蠡为商圣

二、西汉的邓通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人。他的发迹有点神奇,他本来因为擅长划船,在宫里当负责管船只的一个小官。汉文帝有一天梦到自己要到天宫里了,就差一点怎么也上不去,这时候身后有个人推了他一把,帮他上天了。醒来以后,汉文帝就到处寻找这个帮他推屁股的人,于是根据梦中记忆的穿着打扮,找到了邓通。从这天起,邓通就发达了,官至上大夫,赏赐无数。邓通的富贵都是皇帝赏赐的,当然也可以被皇帝收回。汉文帝死后,他儿子汉景帝继位,景帝很不喜欢邓通,于是邓通的一切全部被收回了。最后其身上一文不名,寄宿在别人家里,最后大概真是饿死的。

三、西晋的石崇

石崇是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的第六个儿子,石苞死的是时候分家产,别的儿子都有一份,只有石崇啥也没得到,石崇的母亲去求情,石苞说这孩子虽然现在还小,但以后一定有本事自己挣出一份家业的。知子莫如父,石崇在步入仕途后由于好读书有才能,步步迁升,他在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居然外出劫道,抢劫来往客商,以此积累了巨额财富。我想九泉之下一定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是这样挣出家产的吧。后来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石崇有钱之后特别能显摆,家中摆放了无数奇珍异宝,厕所装修的比别人家卧室还华丽,仆人婢女身上穿的都是外国进贡才能见到的火浣布。

而最出名的还是他跟皇帝的舅舅王恺斗富的故事,《世说新语》中记录了这段令人瞠目结舌的比赛:王恺用糖水刷锅碗瓢盆,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出行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就做五十里的锦缎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就用花椒。最后晋武帝帮着自己舅舅,给了王恺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王恺拿着去石崇家炫耀,结果被石崇直接打烂了,王恺觉得石崇输不起,刚要发火,石崇说我赔偿你,一会自己随便挑。然后让下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搬出来摆在厅里,结果三四尺高的就有好几株,像王恺拿来的那种货色,更是多的是。王恺这次输的彻彻底底,于是怅然的走了,这场败家子比赛以石崇完胜告终。

石崇有个别墅叫金谷园,也是奢华无比,你能想到的奇珍异宝在这基本就是普通装饰。前面说石崇喜欢读书有才华,因此他也有一帮文人朋友,石崇和他们一起号称“金谷二十四友”,这里面比较出名的有“闻鸡起舞”的男二号刘琨,“洛阳纸贵”的左思,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真名潘岳,字安仁),陆逊的孙子、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等,他们这些人都依附于国舅贾谧。后来国舅被政敌司马伦杀了,司马伦的头号心腹孙秀看上了石崇的美婢绿珠,向石崇索要。本来因为站队贾谧就是要被清洗的对象,如果将绿珠赠送出去,说不定还能躲过一劫,但石崇没有拿女人做交易保命,于是司马伦派人来抓石崇,被抓走前绿珠在金谷园内坠楼以明心迹报答石崇,这二人都是有情有义,可惜可叹。不久之后石崇被处死,灭三族,全部财产被查抄。临刑前石崇感慨道,这些人其实是图谋我的家财啊,押解他的人问他,知道家财害了自己,怎么不早点将祸害散掉,石崇无言以对。

四、明初的沈万三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时期著名的富豪,为富且仁,有钱了也不忘帮助周围的乡亲,乡人呼以长者。关于他致富的原因,一些史料上记载,他亲率子弟种田,本身家底就不薄,再加上勤劳肯干,慢慢的广积良田美宅,后来他以周庄为,从事海外贸易,迅速大量的积累财富,田产遍布天下,号称“江南第一豪富”。而民间流传更广的是另外一个版本:沈万三有个聚宝盆,不论什么东西放在盆里,都能变成珍宝。当然我们知道聚宝盆什么的肯定不存在,民间之所以有这个传说,也从侧面反映了沈万三的财富多到不可理喻,普通人只能用怪力乱神的传说来解释了。

《明史》里沈万三并没有单独列传,只是在朱元璋的马皇后传记里露过一次脸:朱元璋想修南京城墙,沈万三出钱修了三分之一,然后又请求出资犒劳,这下算是踩到朱元璋的尾巴了。有的朋友可能觉得很不解,人家白出钱帮你劳军,这么好的事干嘛生气?这里我简单解释一下,古代统治者最忌讳的就是有人邀买军心民心,因为这种得人心的人一旦想,瞬间就能拉起队伍,想夺权篡位,也有大量拥趸,实在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一类人,因此施恩臣下军民的事情,只能由皇帝本人做,除了皇帝即使是太子,也会立刻被皇帝老爹玩死,因为最高权力面前,只有两种人:自己和敌人。于是朱元璋想要杀了沈万三,在马皇后一番劝说下,才改为流放云南,家产充公。沈万三本来想拍皇帝马屁,结果拍到马腿上,被马尥蹶子踹到了荒山野岭,估计他后悔的的心都有了。

大家站岗的时候都干过什么奇葩事情

我们那时是通信站内岗,每个机房都有值夜班的战友们,我们大家都有个规矩,买宵夜由站岗的收起来,换岗时送到每个机房,站岗的也有一份,连长指导员排长都不知道这事,我们也怕被罚,那晚宵夜我藏好了,准备换岗时送上去,刚好换岗时战友过来,居然连长也跟在后面,交枪后,岗亭响了,偏偏是总机的女兵们等不急了,打了,我抢先一步接了,没等女兵战友说话,我就说:“刚换岗,马上上来打老鼠!”就挂了,然后向连长汇报总机机房有老鼠,女兵们怕,连长开玩笑的说了一句:“你上去了她们更怕!!”接着被连长“押”着,去通信大楼,还好战友们都机灵,总机女兵战友们还专门表现出了后怕的样子,向连长汇报老鼠被她们吓跑了,还让我意思一下去某个角落去看一下,我跟着连长下楼,连长直接把我带到监控室,让我看总机监控,然后皮笑肉不笑的说:“我最信任的兵,也有骗我的时候!”为了不拖累她们,我说我买了宵夜请战友们吃的,大家值夜班都有饿的时候,所以骗了连长,连长说:“都要凉了,快送上去!白天再说!”我跑步去了岗亭,把我那份给了站岗的兄弟,给大家送了上去!

第二天,下午体能活动结束,跟连长检讨自己,连长原谅了我!晚上新闻联播过后,司务长宣布每个值夜班和站夜岗的兵都提前去领泡面一桶和牛奶一瓶,连长也宣布严肃纪律,而且以后哪有老鼠让我去灭,大家哄笑着!

现在回忆起来那个大家庭多么温馨,聚会时,跟那几个女战友都回忆起这一段,我们改变了我们连晚上饿肚子的日子!

可惜的是在我留言簿上签名战友的连长再也见不到了,保护新兵的投弹牺牲,连自己儿子出生都没看到就走了,退役那天分别就是永别,我的好大哥,来世你还是我连长!我还是你的兵!

《谍战深海之惊蛰》陈河究竟是干什么的,当

《谍战深海之惊蛰》陈河究竟是干什么的,当年为何消失?又何故抛弃张离?

《惊蛰》的剧情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情节发展跌宕起伏,真的是一部良心好剧。在最新的剧情里,陈山身份暴露,拿到兵工厂分布图后他就离开了重庆。张离跟随陈山回到了上海在荒木惟身边做潜伏者。俩人的身份看似是“情侣”,实则是“卧底情侣”,在他们结婚前夕参加荒木惟举办的舞会时,意外发现了让他们魂牵梦绕的那个人——陈河。这个陈河就是陈山消失多年的大哥,也是张离失踪三年的未婚夫。(陈河)

来参加在这场舞会的人,都是派的代表。陈河为什么来参加这场舞会呢?

陈河消失了三年,不仅名字改了,而且身份也改了,他现在的身份是药材商人钱时英。陈河作为商业精英,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在舞会上,他与一群日本人谈笑风生,随随便便就能捐款一万块大洋,任谁看都觉得陈河是投敌叛国了。其实陈河也是一名员,为了能够为国家谋取最大的利益,他是作为药材老板的身份潜伏在日本人身边的。

陈河能够潜伏在日本人身边,其实多亏了中日混血女人唐曼晴。在唐曼晴的帮助下,陈河慢慢的做大了生意并与日本人成功打上了交道。陈河的感情很复杂,他年少学生时期爱的是张离,但是投身革命工作后就与张离断了联系。(张离陈河的学生时代)

后来遇到了深爱他的唐曼晴,这时候陈河的心也不太坚定了。最后陈河被捕后,铁骨铮铮死不招供,于是荒木惟下令处决,陈河最终惨死于日军刺刀之下。最后唐曼晴给他收了尸,葬于马场附近。在陈河临死前,他想起的是唐曼晴而不是张离。钱时英的死也给了唐曼晴巨大的打击,在钱时英死后,她的心也就跟着死了。

当年陈河为何突然消失呢?

做卧底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有所牵挂。所以当陈河与张离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员并为国家利益呕心沥血之时,陈河接到了上级派发给他的卧底任务。(陈河离家)

这时候陈河与张离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在心中大义的驱使下,陈河舍小家为大家,离开了自己的未婚妻,也离开了自己的家人。为了保持任务的机密性,他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最亲密的爱人与家人。这三年来,陈河一边抑制自己思念爱人的情绪,一边时刻警惕自己的任务不能本人发现,可以说,生活的也是十分辛苦。

陈河因何故抛弃张离?

无论如何,陈河最终还是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对于张离来说,她的确算得上是“被抛弃”了,但是在当时国家正处于的时候,儿女私情只能暂时放到一边。陈河离开是有原因的,倘若当时走的是张离,恐怕她也会做出与陈河同样的选择。他们既然曾经是爱人,那么就一定会心照不宣的明白一些东西。陈河也算是为了追求国家大义,而放弃了张离。(陈山与张离婚礼)

随着情节的发展,陈河与张离也再次见面,但是这次的见面他们纵使心中波澜起伏,但也必须装作不认识。而且就在匆匆打招呼之后,陈山就邀请“钱时英”来参加他和张离第二天的结婚典礼,而陈河也去了。在这么一场婚礼上,很多意想不到的人都来了,陈河、余小晚、周海潮、费正鹏……陈山与张离的婚礼会如期正常举行吗?

我国最大补给舰“901”,48000吨排

一艘901综合补给舰就可以让航母具备翻倍的战力,是我国专门为航母舰队建造的综合补给舰,满载排水量接近5万吨,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综合补给舰。装备的动力装置总输出功率达到6万马力以上,可以让901的航速达到25节以上。这样的巡航速度,足够跟随航母大编队航行。在我国缺少海外基地的现阶段,901大型补给舰的服役为我国航母远海出任务提供了有力的补给保障,航母奶妈的称谓绝非浪得虚名。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艘补给舰的供应实力有多强?

901综合补给舰装载能力位于世界补给舰装载排名第一梯队

901目前的装载能力数据如下,舰用燃油,包括航母用重油以及驱护舰使用的轻质燃油20000吨,航空煤油5000吨,武器3000吨,淡水大约1000吨以及其他干物质大约500吨以上。整体装载能力大概在3万吨左右。这和美国现役五万吨排水量的萨克拉门托级基本一致,是当下世界上综合补给能力最强大的补给舰之一。

我国主力舰船的燃油装载量是多少?舰载机一次出动要携带几吨燃油和?

目前我国的主力战舰正在向以航母为核心的航母打击群演进,901补给舰的燃油装载量是不是足够,要看我国现役主力战舰的燃油装载数量。目前我国主力驱逐舰052D的燃油装载数量是600吨,采用两台国产的QC280燃气轮机,续航里程4500海里。而我国055万吨大驱装备四台QC280燃气轮机,预计燃油装载量在1200吨左右,比052D大概多一倍,这样的话这艘船就可以保障在相同航速下和052D拥有差不多的航程。而航母以辽宁舰为例,采用的是4台蒸汽轮机,燃油装载量大概在8000吨左右,续航里程可以达到7000海里。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舰载机。目前我国主力舰载机歼15是最大起飞重量在32吨的重型舰载机。不过因为我们的航母目前还没有装备弹射器,所以歼15实际上是不具备满油满起飞的条件的。一般歼15在执行防空截击任务的时候,会在低载位起飞,也就是位于舰首105米的轻载起飞位起飞,起飞的最大重量大约是24吨左右。而防空截击任务所携带的武器一般配置是两远两近4枚空空导弹。武器的重量大概是2吨,这样的话歼15最多可以携带的航空燃油数量是6吨。歼15在执行对海对地打击任务的时候,需要携带的武器就会变成攻击武器为主,空战武器为辅的携带理念。一般会携带两枚近程格斗空空导弹外加四枚对地对海攻击,的携带量大概在4吨左右。歼15在执行对地对海打击任务的时候,因为携带的载荷较重,一般选在在距舰艏195米的重载起飞位起飞,这一起飞位的最大起飞重量大概在28吨左右,这样的话,在保障4吨携带量的基础上,还可以额外携带大约7吨多的燃油。

以上就是我国现役主力航母编队中大概的燃油和携带数量,接下来我们来计算一下一艘901综合补给舰可以为一个航母战斗群提供多少作战距离的补给。

901综合补给舰的综合补给能力可以使航母在海上的自持力翻倍,达到至少3个月!

航母舰队出海,自身肯定首先是满油满弹的,这个是不用考虑的。除非紧急出动,不可能空着武器和燃料就会出去。这样的话航母舰队本身其实是具备一定时间的作战能力的。不过一旦战事焦灼,旷日持久。航母舰队的海上自持力就需要大型综合补给舰来维持了。这就是综合补给舰的作用。

燃油方面。我们以每艘航母配置4艘052D,4艘攻击核潜艇以及2艘055万吨大驱的驱护舰数量,来为大家测算一下。航母8000吨燃油,是重油。航程7000海里。驱逐舰的续航能力是4500海里,052D燃油携带能力是600吨,倘若和航母航程配平的话,需要大约500吨燃油补给。4艘舰就需要2000吨舰用燃油。而055的话大概燃油携带量是1200吨,续航里程是5000海里,如果将其与航母的续航里程配平,需要再增加大约500吨的燃油消耗,2艘的话就是1000吨。而核潜艇是不需要补给燃油的,所以,在为驱逐舰补给3000吨轻质燃油之后,航母舰队就获得了7000海里的作战航程。这时候,901内部携带燃油数量还剩下17000吨。

7000海里的航程上,航母和驱逐舰的燃油已经消耗一空。航母完成完全补给需要8000吨重油,而052D加满油需要2400吨轻质舰用燃油。055加满油需要2500吨轻质燃油。如果再将驱逐舰和航母的航程做一次配平的话,需要再额外对驱逐舰补给3000吨的燃油。也就是说,做一次完全的燃油补给需要消耗的燃油数量是16000吨。刚刚好满足,还剩下大概1000吨的燃油富裕量。当然,航母舰队的燃油补给不可能等到燃油消耗一空的时候才会进行,我们只是为了进行测算方便才会这么说。

从以上的数据计算我们知到,我们的901综合补给舰可以位航母舰队提供的舰用燃油可以支撑航母舰队高达14000海里的总航程。换算成公里的话是25925公里。考虑到作战时期舰艇高速航行。航母舰队在901伴随补给的情况下可以保障我国辽宁舰至少拥有1万公里的作战半径。这已经达到了洲际导弹的射程,基本意味着可以全球到达了,如果作战距离还不能到达,那么完全可以再带一艘航母奶妈。

说完了舰用燃油,再来看一下舰载机。我们上面测算了歼15两种起飞位携带的燃油大概在6吨到8吨的样子,我们取一个中间值7吨。901携带的航空燃油数量是5000吨,这样的燃油数量够歼15起飞700架次使用。这已经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这个数字意味着如果901跟随的是辽宁舰的话,每次随舰的24架舰载机全部起飞的话至少可以起飞30波。

方面,我们今天就不统计了,毕竟战争的话会根据烈度来测算的消耗量。901补给舰随舰携带的几千吨再加上舰艇本身也会携带很多的。这样的携带量一次出动完全可以应对一次中等烈度的海上战争了。

我国航母本身携带的燃料如果消耗一空的计算,大概自持力是45天左右。我们刚刚测算过一艘901可以将一个航母战斗群的自持力增加一倍,这样的话,一艘901的综合补给能力比一整个航母舰队的携带能力还要强。901这个超级航母奶妈真的是名副其实!

军机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


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名拟旨,参与军务,后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其地位远远高于作为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宣统三年(1911年)4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中文名:军机处

别名:军机房、总理处

设立时间:清朝雍正七年

职能: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

地位: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主要成员:军机大臣及军机章京

分享

简介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初名“军机房”,不久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以


设立军机处的清世宗雍正皇帝

后省去“办理”二字,遂简称为“军机处”了。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往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有些也由军机章京升任。军机大臣之任命,其名目为“军机处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所谓“行走者”,即入值办事之意。军机大臣没有定额,军机处初设时为三人,以后增加到四、五人至八、九人,最多至十一人。军机章京初无定额,至嘉庆初年,始定为满、汉章京各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满、汉章京又各分两班值班,每班八人。军机章京之任命,或称为“军机司员上行走”,或称为“军机章京上行走”。


军机处总揽机要,还有向皇帝推荐官吏的权力,权限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各地的奏章由军机处票签后呈请皇帝批示。皇帝的谕旨,凡属机要,都由军机处草拟,称为“密谕”,经由军机处通过兵部送达地方的督抚,称为“廷寄”,内阁无从过问。至于“文武官特简”以及西北两路军兵换防也要由军机大臣“进其名单”呈请钦定。军机处还立有“存记簿”,相当于机要


军机处值房

档案,“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应密存事件,则密封存记”。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国家的政治中枢。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其官员互不统属,皆直隶于皇帝,军机大臣的罢置也听命于皇帝,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被废止,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


乾隆帝

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但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中央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历史发展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一月,在内阁外另设立南书房,“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直接起草谕旨与处理机密奏议。


怡亲王允祥


雍正四年(1726年),筹划用兵西北,为求保密并削弱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密旨由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于内廷密筹办军需。之后二年余,各行省尚不知出师西北之事。


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大举征伐西北两路,六月初十(7月5日)正式设立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公布密办军需人选,选内阁中谨慎缜密者

《局中人》公文包明明是冯立新与秦参谋交换